top of page

完整公司行號設立流程指南

biru1_edited.png

公司設立流程圖

step 2

​營業場所預查(台北市)

step 4

​會計師資本額簽證

step 6

​國稅局領取購票證

step 1

​公司(行號)名稱預查

step 3

​銀行開設籌備戶

step 5

​申請設立與稅籍登記

step 7

籌備戶轉正式戶

01

​決定設立組織​
​有限公司、股份有限公司、行號差在哪裡?

想在台灣創業,卻不確定該選公司還是行號?上表詳細比較了公司(包括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)與行號的差異,其中最受關注的往往是所得稅的計算方式。設立公司的企業需固定繳納 20% 的營利事業所得稅;而行號的盈餘則併入股東的個人綜合所得稅,稅率依個人收入不同介於 5% 至 40%。  

如果你懷抱創業夢,計劃未來擴大營業規模,建議一開始就選擇設立公司,不僅能享受更穩定的稅務結構,還可能達到節稅效果。此外,註冊公司時需提供合法的公司登記地址,若無自有辦公室,HagerBC 的借址登記服務能幫你快速解決這個需求,讓創業之路更順暢!

02

​決定負責人
負責人限制及風險有哪些?

在台灣擔任公司負責人需年滿20歲、無破產或犯罪紀錄,公務員不得兼任,另外不得有《公司法》第 30 條規定的情事。外籍人士可擔任,但需合法居留及公司登記地址。

負責人承擔風險包括法律責任(稅務違規、欠薪等可能面臨民事或刑事處罰)、財務壓力(獨資/合夥負無限責任,有限公司若過失嚴重也可能動用個人財產),以及公司倒閉影響個人信用。

03

​確認登記營業項目
一般行業與特許行業怎麼分?創業登記必看!

在台灣設立公司時,營業項目分為一般行業與特許行業。一般行業(如零售、批發、設計服務)只需在「商工登記平台」完成登記,流程簡單快速。特許行業則涉及公共安全、衛生或專業資格,例如醫療、餐飲、金融、建築或運輸,需額外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:
- 開餐廳?需衛福部的「食品業者登記許可」。
- 金融業?得獲金管會核准。
- 建築業?須申請內政部營造業許可。

未經許可擅自經營特許行業,可能面臨罰款或強制歇業,風險不容小覷。

小訣竅:在營業項目最後加上「ZZ99999」代碼(除許可業務外,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)。這能為未來業務擴展保留彈性,避免頻繁變更登記,省下時間與費用。​

04

​確認登記地址
一般行業與特許行業怎麼分?創業登記必看!

在台灣設立公司時,營業項目分為一般行業與特許行業。一般行業(如零售、批發、設計服務)只需在「商工登記平台」完成登記,流程簡單快速。特許行業則涉及公共安全、衛生或專業資格,例如醫療、餐飲、金融、建築或運輸,需額外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:
- 開餐廳?需衛福部的「食品業者登記許可」。
- 金融業?得獲金管會核准。
- 建築業?須申請內政部營造業許可。

未經許可擅自經營特許行業,可能面臨罰款或強制歇業,風險不容小覷。

​營業項目選擇可參考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網頁選擇:https://gcis.nat.gov.tw/cod/codeSearch

小訣竅:在營業項目最後加上「ZZ99999」代碼(除許可業務外,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)。這能為未來業務擴展保留彈性,避免頻繁變更登記,省下時間與費用。​

05

​決定資本額
決定資本額,多少資本額才夠?創業資金必看指南

在台灣設立公司,資本額是股東承諾出資的總額,記錄於公司章程並向經濟部登記。它是公司的資金基礎,影響營運、償債與擴展。多少資本額才夠?以下是關鍵考量:

決定資本額的三大因素
1. 業務規模與需求  
   - 小型企業(如個人工作室)可設 10 萬至 50 萬,低成本起步。  
   - 中大型業務(如製造業)建議 100 萬以上,應對設備與運營需求。  
2. 行業要求  
   - 特許行業(如金融、建築)可能有最低資本額限制,需查詢法規。  
   - 一般行業較靈活,依資金需求決定。  
3. 股東責任  
   - 有限公司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,資本額即風險上限。

 常見問題
- 資本額能調整嗎? 可以,增資或減資需股東會決議並變更登記。  
- 設太低有風險嗎? 可能影響信用,但合法,重點是匹配業務需求。

文件
bottom of page